金融產品研究多半是實用性的,目的無非是尋找更能賺錢的品種,當然這個賺錢的前提是自己能賺到這個錢。所以,冒險家研究期貨一類用杠桿放大風險的產品,而退休老太太研究債券基金和銀行存款。前者期望獲取翻倍甚至翻幾倍的收益,當然也做好了隨時面對血本無歸及跳樓的心理準備;后者計較于幾厘甚至零點幾厘的收益之差,但她也從無本錢虧盡之虞。所以中國人說“富貴險中求”,這句話比較完美地概括了金融市場買賣風險并獲取風險收益的實質。
對于金融產品的研究,核心在于收益預期以及收益實現(xiàn)路徑的預期。預期錯了,結果就不會美妙。假定前面那個冒險家因為預期錯誤而買了債券基金,他必然會無聊至昏昏欲睡;而那個老太太若不幸買了期貨,她的心臟必然承受不了大起大落的沖擊。雖然這種極端情況不常出現(xiàn),但各種不極端的錯誤卻不少,先講兩個我經歷過的故事。
第一個故事,李阿姨退休之后2005年中期買了一點基金,到2006年基金收益不錯,她自認為是學習的投資知識幫助了自己,舉凡基金類別、基金公司、基金經理、過往業(yè)績之類,她都研究得頭頭是道。很多朋友把錢交給她幫著買基金,但時間長了卻發(fā)現(xiàn)別人教給她的方法不怎么管用:盯著過往業(yè)績好的基金投,剛買了這基金排名就開始下滑;盯著基金公司買,很多大公司基金業(yè)績也不怎么樣;盯著基金經理更不靠譜,曾經一只基金買進去到贖回一年多的時間換了兩任基金經理。李阿姨在迷茫中換了一個又一個基金,一直到2008年底回頭看,頻繁的申購贖回加上倒金字塔形的資金投入(先是自己的錢,后來親戚朋友的錢也投進來,投入量越來越大),2008年把前兩年賺的錢基本都賠進去了。
第二個故事,一個朋友2005年以前入股的一家公司因為拆遷分到了2000萬的拆遷款,當時他沒有別的投資用途,所以找我來咨詢想買些基金。2005年12月19日,我建議他用70%的資金買一組股票基金(8只),盡量不要動。另外的30%我只給了他兩組基金,具體怎么買隨他,如果覺得市場有風險就買一點貨幣基金,如果覺得有機會就換成股票基金。2009年春節(jié)期間,檢視他的投資記錄發(fā)現(xiàn),70%的那一組基金一直沒有變過,持有收益頗豐,最高收益曾經高達500%,到2008年底仍將近220%的收益。但30%的那一組基本每次買賣都在錯誤的時點上,不光沒有賺到錢,甚至還賠了一些。不過兩廂一抵,收益還有將近兩倍。
第一個故事里,李阿姨除了錯誤的資金投入結構之外,所有投資理念都來源于我們的“基金專家”。所以不是她錯了,而是“基金專家”所使用的方法錯了。第二個故事里,我朋友賺到的是和他性格比較吻合的策略的錢:做生意的對短期漲跌有耐受度;投資新手賺點錢容易過度自信,賠點錢容易過度悲觀;老板則偏好一切盡在掌握,喜歡“自己掙來的錢”。方案中70%的部分為他賺錢,而30%部分的安排只是為了讓他不要阻撓那70%的部分賺錢。除非有2008年那種極端情況出現(xiàn),一般的下跌都不會擊穿心理底線,不至于讓他動那70%資金的心思。小損失換來大收益,就是這個策略的核心。
這兩個故事描述的是我們當下金融產品分析和投資理財?shù)默F(xiàn)實困境。第一個困境是我們要了解投資對象,但所用的手段卻似乎并不能告訴我們真實的答案。第二個困境是我們想知道如何投資,但方法似乎總是看上去很美,實際操作中卻做不到。市場總在暴漲暴跌,“基金專家”卻讓我們買入持有不動或者永遠都定投。很不幸,基金投資者是這兩個困境的現(xiàn)實受害者。那么,究竟該怎么做呢?
首先,我們要尋找到支撐基金長期業(yè)績的真實因素。研究證明,基金的長期業(yè)績有明顯的“歸一”與“分層”現(xiàn)象:同類基金業(yè)績歸一,不同類基金業(yè)績分層,而影響這些“分類”的要素,才是基金業(yè)績分化的根本原因,或者是基金的“基本面”。這些要素更多地體現(xiàn)在基金的風格與操作層面上,比如它的倉位偏好、估值偏好、交易偏好、規(guī)模偏好等。其次,要尋求適合自身情況的策略。所謂“適合”,首先是要符合投資規(guī)律,然后還要適應自己的性格特征。超越自己性格特征的投資策略,無論多么美妙都只是聽聽而已。這兩點看上去都不容易,但如果花些精力在上面或者去尋求投資專家的建議,都好過那些聽上去很美做起來也不難,但事實上是錯誤的路。